352、《我能说》_华娱之二代崛起
笔趣阁 > 华娱之二代崛起 > 352、《我能说》
字体:      护眼 关灯

352、《我能说》

  也就是同一天,还有一个首映礼举行,没错,正是电影《我能说》。

  毕竟是荀远影视坐镇,首映礼自然不会太寒酸,不少明星前来助阵。

  这毕竟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正常的电影。

  虽然电影配置上,不是那么的具有大片相,却依旧充满了吸引力。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三十二》。

  别看这电影只是纪录片,也别看这电影的关注度不是特别的高。

  可是凭借着高评分,还有十分出众的评价,这记录片的关注度也没想象的那么低。

  而作为同类型的电影,又是相同的题材,又是同一个影视公司出品。

  人们很难不将两部电影联系起来。

  在《我能说》整部电影里,其中林荀只有一个编剧身份,不是导演,也不是制片人,顶多还有人挂名监制的身份。

  可是,这并不妨碍记者对他的关注。

  “林导,为什么会想到在同一个题材上,拍摄两部电影。”

  “其实也不算是完全一样,一个是纪录片,需要尽可能贴近事实。

  另一个则是剧情片,其实没有原型人物,更究竟是的故事剧情的冲突表现。

  为什么会拍这么两部电影?

  其实就是觉得,有些东西不该被遗忘,更不应该无人知晓。”

  林荀有想过,掀开那块遮羞布,大骂一场,他痛快了,也能让某些人清醒清醒。

  可事实却是,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事实上,又岂止是一个装睡的人,现如今,有着一大群在装睡的人。

  像什么反战人士,像什么果粉,像什么美分……

  这样的人太多太多,别说是叫醒他们,你就是给他们几大嘴巴,也不会有人醒来。

  就说《集结号》,的确是还不错的电影。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电影的内容其实有些假,或者说不讲究现实。

  在那个神州沉浮的时代下,有多少英雄为了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人连姓名都无从得知?

  只有谷子地等人吗?

  显然不是的。

  是咱们故意不承认他们的烈士地位吗?

  也不是的。

  只因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有太多的偶然性,很多都是没办法的。

  咱们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它却没法记录所有人民英雄,或许他们的名字不曾被知晓,可是他们有了另外一个名字:人民英雄。

  这就是现实。

  可是因为这样的现实,就批评我们做的不够好,这样合适吗?

  《南京南京》同样如此。

  好吧,林荀想的很多,可是记者们却不在乎,而是继续追问道。

  “很多人批评了《南京南京》,关于这部电影,林导有什么批评。

  很多人都觉得,路川导演根本就是在为倭国人张目,你觉得呢?”

  林荀说道:“对于这部电影,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其实,我也很想知道,角川这个人物的真实性,如果是假的、虚构的,那整部电影的意义呢?”

  一听到这话,顿时有记者不乐意了。

  “林导,难道你不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吗?我们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创作!”

  林荀很淡定的说道:“艺术没有国界,可是艺术家有!”

  ……

  “《南京南京》和《我能说》同时上映,谁能更胜一筹?”

  “男性导演和女性演员对于同一件历史事件的反思。”

  “截然不同的视角,截然不同的态度。”

  ……

  在导演的地位上,于飞虹当然没法和路川比,可是别忘了还有林荀呢。

  更何况,于飞虹作为导演是新人,可作为演员,人气也不是那么差。

  两部电影被摆在同时上映,自然少不了被拿来对比,拿来比较。

  更别说此前还有一部《三十二》。

  仔细一看,这真的是拍同一个历史事件?

  《三十二》很真实,却又很平淡。

  《我能说》很平淡,可平淡之中却有震撼。

  《南京南京》拍的是最残酷的,却也是最有问题的,尤其是其中对于倭国角色的塑造。

  一边将他们的恶表现的淋漓尽致,另一边,则是角川这个“圣人”。

  如果只有《南京南京》一部电影,还可以说为了反战,为了反思。

  可是这会,《三十二》中的现实,《我能说》中的记忆伤疤,让这些借口是那么的无力。

  你要让我用一块破布,捂住身上疼痛的伤疤,然后平静、公正的看待施暴者?

  对不起,我做不到。

  类似得话题被吵起来,自然少不了讨论、争执,甚至是恶言相向。

  “导演用不一样的方式取材于苦难,却达到了与苦难感同身受,这是自信且有能力的表现。那句Icanspeak也被赋予了故事的更大意义。”

  “又一次哭的稀里哗啦,荀远影视,你是看的我这几年过的很开心,打算让我一次哭个够吗?”

  “有点借鉴高丽电影的拍摄方式,以小见大,感人的有点套路,但不妨碍感情的投入。还有,李启铭老师太厉害了,你能想象她是容嬷嬷?”

  ……

  继《三十二》之后,《我能说》再次大受好评,口碑非常的亮眼。

  荀远出品,必属精品。

  荀远影视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这句口号不只是口号,而是现实。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这是严肃题材的电影,用这样的方式拍真的好吗?感觉就是消费别人。”

  “呵呵,隔壁还放着《三十二》,这够严肃、够真实吧?

  现在我请问,有多少人看过?别都胡说八道,荀远影视公布了数据,到现在一个星期,看过的人也才几万人。”

  “唉,我也承认,我没看那《纪录片》,听说有点沉重,就没敢去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了解这件事就够,知道这段历史就行,不是都要深入研究。”

  ……

  “呵呵,都过去70年,有些人就是喜欢死抓着过去不放,那又有什么用?”

  更有甚者,一句话直接捅了马蜂窝。

  “我靠?原谅,倭国人道歉了吗?就值得你这么上赶着去道歉?”

  “我特么的,孙子,别让我知道你是谁!”

  “还真是可悲,也不看看靖国神社里面都有谁,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又是什么?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抛弃、扭曲这段历史,真不敢想象将来会如何?”

  ……

  《南京南京》饱受争议,而《三十二》和《我能说》却是广受好评。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能够极大程度的引导电影市场,引导观众的观影的倾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la9.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la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