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叶凡降临洪荒_洪荒:绝世东王公
笔趣阁 > 洪荒:绝世东王公 > 第三百五十四章、叶凡降临洪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五十四章、叶凡降临洪荒

  生而为女性,在历史长河里似乎“天生弱者”。但越来越多的作品,越来越多勇敢的女性,通过与自我和外界对抗,通过痛苦地创作,让我们觉知到性别从不是疆界,弱者与强者亦在流动中。

  生而为女性,我们要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我们又要如何在一切难以察觉的隐形控制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尊、自强的女性?——答案是永不放弃觉知和共情。

  那些发生在遥远他人身上的事件,与我们紧密相关。是她,是她们,也是我们。

  通过不断学习,保持一种敏锐性,意识到自己在流动中的性别身份,不为自己设限,亦不屈从于控制,才能真正保护自己,赢得举步维艰的平等和尊重。

  下面我们整理了8本书,关于女性自我保护、心灵成长,也关于女性自我认知与创造。

  

  这本书最近非常火,我非常喜欢它的宣传语“在你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为何会让你如此痛苦?”

  这一句话,说出了人世间最难以面对的真相——那些令人自伤自弃,如溺水般挣扎的痛苦,几乎都来自你极为珍视的人:父母、兄妹、恋人、挚友……本该是温暖善意的灯火,却伸出以爱为名的魔爪。你被紧紧攥住,不断扭曲自我的意志去满足他们。这种可怖的操纵关系,在心理学上被称作“煤气灯效应”(gaslight)。

  《煤气灯效应》作者罗宾·斯特恩(RobinStern)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有超过30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书名“煤气灯效应”(gaslight)来自1944年的一部电影《煤气灯下》。

  

  电影讲述男主角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操纵女主角的情绪和认知,最终将正常的她逼疯,侵占了她家族财产。已经过去了将近80年,这样关于“精神控制”的惨剧依然在世界各地上演。

  这种隐形控制难以察觉,被控制的人常常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只要再好一点,再努力一点,他们就可以满意了。但他们不会。永无止境的自我怀疑,让人逐渐失去自我。这样的操纵关系,受害者常常是亲密关系中的女性。

  《煤气灯效应》是一本扎实的心理学书籍,理论、实例和方法论环环相扣,通过6个步骤,5个方法让人认清自己被隐性控制的真相,并逐渐摆脱。

  

  推荐给什么人:

  总是试图迎合其他人的期待,深陷一种无法被满足的亲密关系中而失去自我的人。

  书摘:

  当你感到自己被诋毁或被攻击的时候,就应该停止听对方讲话。记住关键的一点:无论你做没做,都不能被这样对待。

  

  这本算是谈论亲密关系的殿堂级作品,几乎读任何关于亲密关系的书,都会有内容引用这本书。

  作者是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Roland)他自1978年开始,就一直在大学教授亲密关系的课程,这本书有他在两性情感领域30多年的积累,非常专业、科学以及充满洞察。

  亲密关系如此之重要,生活中的幸福和痛苦都大抵来自于此。但对亲密关系的错误认知一直误导着大众,情感励志大师的语录和口号,混合着各种道听途说,用错误的方式沟通,彼此需索,求而不得,得而不珍。本该让人生获得滋养的两性关系,日渐变成互相伤害的牢笼。

  科学的认知亲密关系,是如此重要。这本书可读性很强,并不晦涩艰深,适合普通人阅读。

  推荐给什么人:

  想要构建更健康、更稳定的亲密关系,并从亲密关系中获得爱与滋养的人。

  书摘:

  亲密关系满足的秘诀:1、欣赏你的伴侣,2、表达你的感激,3、重复上述两步。

  人们会适应于愉悦的环境,如果你足够幸运(并且还兼备聪明和勤奋),拥有了美满的亲密关系,你会认为它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很危险的。但如果你变得懒惰,习惯于你的好运,你就会身在福中不知福。这非常不利于你们的亲密关系,所以我们给你一个特殊秘诀,如何同时感到满足、维持关系和对生活感觉良好。

  听好了。要有义务地去注意伴侣为你付出的关爱、仁慈和慷慨。

  

  这也是这两年大火的心灵成长书籍,光凭着《被讨厌的勇气》这个书名就令人非常共鸣。身陷在社交网络里的我们,长袖善舞,讨人喜欢,也许最缺乏的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说“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他认为人的所有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因此我们最重要就是从人际关系中挣脱出来,重新审视“我”与“他人”的关系。

  书中很多观点,都让人有被戳中的微微痛感,进而觉察,进而自我控制,不再让情绪自伤。

  全书使用聊天对谈的形式写成,循序渐进,轻松易读,没有灌输式的说教感,非常适合不断重复阅读。

  推荐给什么人:

  改善人际关系,不再因为他人的评价和反馈而影响自己。

  书摘: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谈到女性成长和女性觉醒,就一定要谈到波伏娃的《第二性》。如果你对女性主义感兴趣,这本书也是第一必读书。

  所谓“第二性”,是波伏娃在书中指出——在男权社会中,男性是“第一性”,而女性是“第二性”。女性永远排列在男性后面,作为配角依附于男性生存。这种对男女不平等关系的大胆洞察与揭露,让《第二性》成为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的基础。

  即使在当代社会,男性霸权依旧隐藏在角角落落,试图贬低女性的价值。女性只有通过不断的体察、学习,才能够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意识到两性关系是怎样一种交缠依附,意识到女性拥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该去追求什么。

  波伏娃对于爱情、亲密关系和女性成长的洞见都是极为深刻的,本书虽然过去了数十年,但依然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建议带着一种苦涩、坚决以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去阅读。

  

  波伏娃

  推荐给什么人:

  对女性主义感兴趣,并希望深入了解的人。

  书摘:

  女人觉得自己低劣,实际上是迫使她要做个女性化的女人的种种规范让她变低劣。若是出于她自发的抉择,她会选择做个完整的个体,做个主体,做个自由意识,对着世界和未来敞开自我;如果说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她带有男性化的倾向,还不如说这表示一般所谓的女性化其实是斲伤女人,让她做个残缺不全的人。

  

  这本和波伏娃的《第二性》一样耳熟能详,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但凡谈到女性主义,都绕不开这本书。

  《一间自己的房间》其实是伍尔夫两次演讲的合集。1928年,伍尔芙受邀到剑桥大学做了两次“妇女与小说”的演讲。这本书之所以流传甚广,也是因为它脱胎于演讲,文字流畅易读,一气呵成,阅读充满了乐趣。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大概就是““Awomanmusthavemoneyandaroomofherownifsheistowritefiction.”女人要想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间。

  这句话成为无数女性的人生灯塔,充满现实的力量,激励职业女性不断在艰难的处境中对抗,努力工作赚钱,拥有“自己的支票本”,从而赢得独立和自由。

  

  伍尔夫

  伍尔夫的清醒和警觉,是落在实地的,相比于很多女性主义题材的创作,她的书更贴近阅读而不作专业高深之态,她谈论谋生、赚钱和创作,似乎更能为女性指出一种切实可行、摸得着的道路。

  推荐给什么人:

  所有对女性成长感兴趣的人

  书摘:

  我希望,大家无论通过什么方法,都能挣到足够的钱,去旅行,去闲着,去思考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去看书做梦,去街角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深深沉入街流之中。

  

  这本书就如同书名一样,描绘了女性创作时遭遇的重重阻力。作者旁征博引,搜集了大量资料,通过对女性创作者困境的例证,反观无处不在的、对所有职业女性的打压和轻视,并呼吁女性觉醒。

  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认识很多并不知名、但创作过优秀作品的女作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找到这些作家的书阅读,是一种新知的乐趣。

  不过坦白说,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很流畅轻松的读物。阅读需要花点苦功夫,但读进去后则别有洞天。

  推荐给什么人:

  女性创作者

  书摘:

  她没有写。

  她写了,可是她不该写。

  她写了,可你们看看她写的啥呀!

  她写了,可是“她”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家,“这”不是真正严肃的作品,文类不正确——不是真正的艺术。

  她写了,可是她就写了这么一部作品。

  她写了,但作品只是因为某个勉强服人的原因才显得有趣/被选入正典。

  她写了,但她只有很少的存在感。

  

  这本书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作,以19世纪作为断代的女性主义文学史的第一部巨著。

  作者是两个英文系女教师,她们在书中重新阅读了19世纪耳熟能详的女性作品,比如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等。她们从文学史中找到了“疯女人”这个独特的类别——那些痴狂、惊世骇俗的、被禁锢的“疯女人”,只是社会规训下的牺牲品。

  “疯女人”这个概念这几年也越来越多被提及,我们面对一些社会议题里夸张的女性形象时,都会想到这本书的作者曾经这样写过:“在每个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女性意识被囚禁在“温良恭俭让”的躯壳里,她们不敢喘气,喊不出声。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在文学里,看到现世社会里复现的一切。

  但这同样是一本不容易读下去的书,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以及对文学作品巨大的热情。

  

  两位作者

  适合什么人:

  女性创作者/对英美女性文学感兴趣的人

  书摘:

  女性在有机会尝试用笔进行之前一直将她们冷冷地拒之门外的创作之前,首先必须逃离那些男性创作的文本,因为这些文本将她们定义为“无足轻重的人”,否定了她们建构起自己权威的主体性。

  

  这次推荐里唯一一部小说,是火遍全球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作为小说,这本书的故事性和易读性都极高,是那种精彩到你能一口气读完的书。

  “那不勒斯四部曲”讲述了两个那不勒斯贫困地区出生的女孩,持续了将近50年的友谊。作者的文风我很喜欢,作为女作家,她所描写的女性友谊极度真实,在温情和羁绊中也充满暗战,你可以读到两个女孩彼此的守护和救赎,她们分离又重逢,两个贫困卑微的女孩,成就了一种史诗般的女性成长史。

  HBO同名的迷你剧《我的天才女友》也已经播出了3季,在豆瓣收获了分。如果不想看书,这部剧也相当值得一看。

  

  推荐给什么人:

  任何热爱阅读小说的人

  书摘:

  但在那时候,虽然我的眼里全是泪花,但我学会了一样东西——一样后来我非常擅长的本领,就是抑制我的绝望。

  读书是重要的,但不断的觉察与思考更重要。如果不爱读书,也可以多看一些相关的影视作品,或者和女性朋友多进行一些探讨交流。每一次觉察,都是对改变女性处境的一次推动。

  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曾提到,“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

  我们并不追求强大、权力和统治,但我们要掌握力量,要赢得尊重。生而为女性,我们必然拥有一种同心同力同命运的力量,她们的创作依然代际相传,坚韧、绵延、生生不息。生而为女性,不必抱歉,因为我们始终在一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la9.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la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