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交换_挽明
笔趣阁 > 挽明 > 第738章 交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8章 交换

  看着对面因为被崇祯称之为蒙古第一勇士,而显的飘飘然的贵英恰,卜石兔端着酒杯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在被察哈尔部从归化城赶出去之后,他这个顺义王就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了。虽然之后右翼蒙古各部联合明军在丰镇击败了察哈尔部,并迫使林丹汗签下了和平条约。

  但是失去了塞外贸易集散中心的归化城,土默特部也就失去了对于右翼三万户的经济控制权。而失去了肥沃富饶的土默特川,土默特部也就成了一支失去了根基的普通蒙古部族。

  最后,无法保护右翼三万户的顺义王,显然也是成不了右翼三万户的领袖的。所以在明人替察哈尔部及右翼三万户之间划分领土,保证了右翼蒙古各部的独立性。

  接着又继续替右翼蒙古各部划分了草场,建立盟-旗形式的行政组织之后,右翼蒙古各部就开始向明人靠拢了。

  在明人的羽翼之下,这些蒙古部族很快便得到了好处,首先在医疗、教育上面,他们就优先得到大明的照顾。往常蒙人闻之色变的天花恶疾,在明人带来了牛痘种植术后,终于得到了控制。

  对于明人派来的先生,虽然能够送孩子上学的大多是各部首领,看起来受到教育的人员并不多。但是这些明人教师却能够帮这些部族同明人交易,使得他们不受那些明国商人压价收购他们的货物,和向他们高价出售各种来自关内的生活物资的欺骗。

  因此就这一年来明人的表现,使得右翼各部的中下层人士极为感谢明国皇帝的仁慈,也让他们在原本的友好基础上,更为亲近了明国。

  而对于那些各部上层人士来说,明国给予他们的贸易优待,加上大量的贷款,使得他们的生活不仅没有比察哈尔人来之前过的更差,倒仿佛是日子过的更好了。

  除了极少数比较愚昧的首领,将明人给予的贷款统统拿去供奉给了喇嘛之外,大多数首领都过的很滋润。特别是那些在北京留守过之后的蒙古首领,再回到草原之后就开始想念起京城的舒适生活起来了。

  特别是那些首领的妻子儿女,回到草原没多久,就开始催促着自己的丈夫同京城留守人员进行换班。不少首领已经开始认为,今后没必要一年一换,大家分工完毕之后,就不必再换班了。

  卜石兔心知肚明这些首领为什么要这么闹,在从前他领导右翼三万户的时候,不,应当说即便是俺答汗领导漠南蒙古的时候,蒙古各部之间也不过是保持着相对的和平。

  大部落对于小部落之间的欺压,小部族之间为了草场发生的争斗,可谓是比比皆是,就算是威名赫赫的俺答汗也要睁一眼闭一眼。

  因此各个部族的首领都很操劳,一是要站在那个大部族之后才能避免被欺负,一是要如何保住自家部族的草场和增加部族人口,以增长本部族的实力。

  在那个时候,一个部族的强弱,同首领的生活甚至是生命,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由不得大家不小心翼翼的关注着,自己家中的那一亩三分地,不要让其他人拱了去。

  而在明人制定了盟-旗架构,将各部族固定在固定的草场之后,一切争端不再以武力解决,而是由盟-旗组织中的官员进行裁断,这便让不少部族首领去掉了大半的烦恼。

  当一个部族的强弱对于部族首领不再有安全上的威胁之后,这些首领自然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受之上。待在草原上的首领,他的生活也就是比普通牧民强上一些,至于说到享受,自然是无法同大明的京城相比较的。

  而且留在京城的首领,因为算是在宗教委员会内任职,还享有一份额外津贴,这日子自然就过的相当不错了。

  就连曾经还有一份雄心壮志的卜石兔,现在也有些享受起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了,哪里还愿意脱离明人羽翼的庇护,再跑到草原上去吃苦受累,以图东山再起。

  更何况,从察哈尔部西迁之后,卜石兔算是看明白了。现在的右翼三万户早就不是俺答汗时期的三万户了,让他们上阵杀敌或许还成,但是要让他们吃白肉喝树叶茶,过吃苦受累的日子,估计他们更愿意直接向林丹汗或是其他什么人投降。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卜石兔便放弃了有的没的想法,只是一心一意的保住自己顺义王的名头了。有了这个名头,起码明国还需要他在名义上管理关外的蒙古各部,还不用他担忧那些杂务。

  心气平和了之后,卜石兔对于明人的政策手段,也就能看到更明白一些。比如现在崇祯往贵英恰头上戴蒙古第一勇士的帽子,这显然就是一个坑。

  虽然林丹汗常常以成吉思汗作为榜样,但同他打过几次交道之后,卜石兔却知道这位察哈尔部的大汗有多么小气。

  当贵英恰戴着明国皇帝赐予的蒙古第一勇士回去归化,估计第一个看他不顺眼的便是林丹汗本人了,至于其他人的感受么?

  卜石兔看了看对面,又看了看自己身边,除了贵英恰部族出身的蒙古将领面色如常,其他在座的蒙古小首领们都面带不渝之色,显然大家都很不服气这个蒙古第一勇士的称号落在贵英恰头上。

  但是在崇祯的面前,谁也不敢提出质疑之声。这不是因为崇祯明国皇帝的身份,而是在于这位少年不但敢于亲自冒险亲征,还数次击败了被蒙古人看来是无可抵挡的后金军队。

  在大明的历史上,敢于带兵亲征的皇帝,大多是蒙古人惹不起的存在,没有人愿意挑衅这样一位皇帝的威严,即便他现在看起来只是一名柔软的少年。

  朱由检唤人送来的金杯,是一个约有香瓜大小的金、铜、宝石装饰起来的杯子。杯子的外形倒是很符合蒙古人的审美观念,颇为大气豪迈。

  崇祯亲自在金杯中倒满酒后令人送给了贵英恰,如是者三。原本就有些醉意的贵英恰,终于有些喝高了,他甚至捧着金杯兴奋的为崇祯唱了一段蒙古小调。

  朱由检听完之后,拍着手掌对他笑呵呵的说道:“贵宰生果然是意气男儿,上马能擒敌,下马能放歌。

  刚刚朕说过,今日朕请各位前来宴会,这第一件事是为了酬谢大家协助大明抵抗后金。

  这第二件事么,倒是想请贵宰生卖给面子给朕,不知贵宰生可愿意么?”

  在酒精的刺激下热血上头的贵英恰,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风光过,一时大有为知己而死的豪气从胸中冒了出来。

  他放下了手中的金杯,快步走到了宴席中间的空地上,对着崇祯单膝着地,右手抚着胸口说道:“只要皇帝陛下下令,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只要贵英恰皱一皱眉头,便不配这蒙古第一勇士的称号。”

  朱由检顿时击掌说道:“好,果然不愧是贵宰生,朕想要向你请求的事倒也不难。

  宰生此番东来,在路上扫荡了不少36部部族,按照原本的约定,朕本不应该对这些被俘的人口说些什么。

  但36部在一时屈服于后金之后,总算有人在阵前醒悟,重新回到了我大明这边。朕念及这些人的功劳,所以想要向贵宰生求个情,能否将这些俘虏交给大明处置呢?”

  贵英恰虽然酒劲有些上头,但是对于36部俘虏的处置,他也还是犹豫了起来。

  他此次出兵,林丹汗要求他的任务便是,将这些俘获的36部人口带回去,以充实察哈尔部西迁损失的人口。关门36部虽然理论上属于右翼三万户统管,但实际上还是处于独立状态。

  这些人口被迁移到土默特川之后,反而要比那些投降的右翼部族要忠诚的多。而且林丹汗也希望可以借这个机会,彻底消化掉36部的实力,避免让后金、明国、右翼蒙古各部获得这个部族的力量。

  对于林丹汗来说,以上三种势力不是他统一蒙古各部的障碍,便是他现在的敌人,又或是他将来的敌人。因此他怎么也不会愿意,让36部投入到其他人的怀抱中去的。

  看着贵英恰迟疑不决的样子,朱由检不由微笑着说道:“朕自然也不会让贵宰生为难,想来林丹汗需要的也是36部青壮,而不是那些老弱妇孺。

  在这种天气之下,将这些老弱妇孺送到河套去,恐怕路上不知要添上多少具白骨。所以朕只要贵宰生将那些老弱妇孺留下就可,朕也不会白要这些人,朕会让人拿甲胄、兵仗交换他们。宰生意下如何?”

  听到崇祯这么说,贵英恰立刻恢复了过来,他忙不迭的说道:“皇帝陛下如此高义,外臣如果再不答应,岂不是太没有天良了…”

  朱由检顿时哈哈笑道:“好,今日两件事情就算是结束了。大家继续喝酒,不醉不归…”

  同崇祯谈妥了以老弱妇孺交换甲胄、兵仗之后,贵英恰颇为洋洋得意,但是他没注意到的是,几位36部小首领甚为仇恨的看着他和边上的察哈尔人,而他们对于崇祯的态度,却更为恭敬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la9.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la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